10月1号起,想去美国,先准备好一笔额外的钱。250美元,名义上叫“签证诚信费”。
这笔钱,独立于已经不菲的185美元签证申请费。等于说,总成本一夜之间飙升。无论是去旅游、商务考察,还是去留学、工作,几乎所有需要签证才能踏上美国土地的人,都跑不掉。
但吊诡的地方来了。这笔钱,不是人人都要交。
如果你来自欧洲大部分国家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英国这些地方,不好意思,你享受免签待遇,这笔钱跟你没关系。甚至加拿大人,也基本不受影响。
一刀切下,世界被清晰地分成了两半。一边是美国的“核心圈”盟友,来去自由;另一边,是需要付费证明自己“诚信”的其他所有人。
这把刀,究竟砍向谁?
明面上的理由,是打击非法移民。美国官方数据说得很明白,境内约42%的非法移民,是拿着合法签证进来,然后“黑”下来的。所以,这250美元就像一笔“保证金”,你要是按时回国,理论上可以退。
但掀开桌布看看底下,这更像一盘巨大的生意。
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测算报告,揭了真正的底牌:未来十年,这项新收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的调整,将为联邦政府减少将近289亿美元的财政赤字。
289亿,美元。
这笔钱从哪来?从每一个申请赴美的印度工程师、中国留学生、巴西游客、墨西哥商人的口袋里来。
一边是国家安全的高尚说辞,一边是财政创收的冰冷数字。这两者并置在一起,让“诚信费”的真实面目,变得异常清晰。它不仅是一个移民管理工具,更是一个精准的财政工具,甚至是一种新型的“信任税”。
对于一个来自印度的H-1B签证申请者,或者一个来自中国的F-1学生签证申请者来说,这250美元不仅仅是钱。这是一种姿态,一种预设。在你踏上美国土地之前,系统就已经默认你存在“逾期不归”的风险,需要你用金钱来为自己的诚信背书。
而一个来自德国的游客,却不需要这种证明。
这种区别对待,才是新规背后最耐人寻味的地方。它在无形中加固了一种全球人员流动的等级体系。国籍,直接决定了你的“诚信成本”。
更有意思的是退款机制。
法案说得很模糊,“理论上可以申请退费”。但具体怎么退、审核标准是什么、多久能到账?一切都是未知数。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还在“研究细节”。
这种不确定性,本身就是一种权力。它让这250美元从一笔清晰的“押金”,变成了一笔可能拿不回来的“准罚款”。对于成千上万的申请人来说,这笔钱更像是一张单程票,交出去就别指望能轻松拿回来。
风声一出,最先感到不安的,反而是美国人自己。
美国旅游协会的声明就很有代表性。他们一方面要支持“国家安全”,另一方面又掩饰不住对未来的担忧。尤其是2026年,美国要联合加拿大、墨西哥举办世界杯。这是一场吸引全球游客的盛宴,是旅游业复苏的强心针。
现在,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眼前:当来自南美、非洲、亚洲的球迷们发现,除了门票、机票和酒店,还要额外支付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“诚信费”时,他们还会那么热情高涨吗?
一边是敞开大门迎接世界的姿态,一边是悄悄抬高门槛的实际操作。
说到底,这250美元的“诚信费”,与其说是为了拦住那42%的逾期滞留者,不如说是对全球所有非免签国公民的一次集体筛选和压力测试。它用一种简单粗暴的经济手段,完成了对“风险”和“信任”的定价。
这不仅仅是一项签证新规,这是一个信号。它标志着美国正在用一种更加务实、或者说更加功利的方式,来重新定义自己的国门。
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